
01
—
成语解释及出处
荡检逾闲:拼音为dàng jiǎn yú xián,“荡”指放荡,“检”指约束,“逾”指超越,“闲”指节制,本义指破坏规矩、逾越法度。出自《论语·子张》。
图片
子夏与其他人辩论 | 图片来源于《论语全书》彩图精装
02
—
原文节选及翻译
原文: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翻译:子夏说:“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卜(bǔ)商(前507年—?),姒(s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晋国贵族之后,但到他这一代已家道中落。家贫,勤奋好学,是孔子的重要弟子,少孔子四十四岁,与子游同列孔门十哲的文学科,长于文学,对《诗经》有深入的研究。曾任鲁国莒父宰,后在魏国西河(今陕西渭南)创办学堂并授业,魏文侯曾向子夏问问题。李克、吴起、西门豹都是他的学生,一般认为传授《公羊传》的公羊高、《穀梁传》的穀梁子,也是子夏一派的门人。
03
—
成语应用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判其曲直辨其诚伪,校其得失,衡其是非,必可轨纳于正理,决无荡检逾闲之虞也。”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饥寒之不免,理义之不知,而荡检逾闲之事作。”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艳情诸书,又于道德相维系,不执於正,则……荡检逾闲,丧廉失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把他逼得房帏以内,生趣毫无,荆棘满眼,就不免在外眠花宿柳,荡检逾闲。”
#成语#论语#子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俊升配资,炒股开户平台,配资114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