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来源于一群心中有信仰之人的艰苦奋斗,他们经历过最为黑暗的社会,遭受过合作之中的背叛,也曾经被迷茫和恐惧所充斥,但始终坚持着自己内心的梦想和信仰,才能一步步建成如今的共和国,当然守住江山要远比打下江山更加困难。
但这些曾经的热血青年永远不会后退,他们为祖国的独立付出了热血与青春,同时也决定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发挥自己的光芒和余热。
由于当时的干部需要各司其职,所以难免需要进行四处调动,曾经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张万年就是其中之一,在1990年的时候,中央安排把他调任到济南,但或许广州已经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养成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向中央提出申请,表示自己广州的家就不用搬了。
为祖国浴血奋战的张万年
张万年曾在民族独立的战场上三次负伤,也是他在解放战场上的光辉所致,当时和国民党的战争已经走入最后阶段,张万年担任第36团,第二营第5连三排排长,这也是他在这个职位的最后一次战斗,需要攻打抚顺的营盘村。
这个小村子不是很大,北边和西边都是连绵的山脉,东方和南方都是谷地,国民党在此部署了非常先进的美械防御工事,张万年带领突击排为主攻部队开路,在作战的时候利用烟雾弹做掩护,吸引敌方碉堡火力。
这一招虽然出奇制胜,但是却十分危险,因为国民党所布置的是三方可以兼顾的梅花堡,张万年很快就冲到了交叉火力之间,为了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他两处负伤,但始终没有走下火线。
张万年第2次受伤是在1947年12月中旬,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十分寒冷,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接到战斗任务的张万年和战友在零下30多℃的环境之中伺机炸掉敌军铁路。
从正常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次偷袭行动,原本可以顺利完成,不幸的是在途中碰到了国民党的大部队,为了不被发现,并且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张万年只能将自己藏在雪堆之中,面对这样严寒的环境,张万年一趴就是一个小时。
等到敌军离开之后,张万年的双脚已经完全冻僵,根本没有办法行动,但是他依旧咬紧牙关坚持,最终依然完成了任务,这次冻伤再次磨练了张万年的顽强意志力。
按照部队的规定,一旦出现如此严重的冻伤,就只能离开部队去后方医院进行治疗,但被张万年拒绝了,他表示一线的部队在哪里,自己就要在哪里,最终在战友的搀扶之下,坚持向前行军。
随后的第3次受伤是在1948年2月所进行的铁架山战斗,由于这里是山东南部的天然屏障,而且地势险要,所以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张万年的任务就是带领部队拿下这座山头。
呈现在眼前的是足有七八十度的大坡,尤其是在机场大雪之后,这里已经变得寸步难行,整条山路都已经完全结冰,但张万年依然率领部队和敌军拼杀,只不过始终被拦在半山腰附近。
于是他再次兵出奇招,冒着敌人的炮火,徒手从冰坡向主峰攀爬,本以为这样能够再次取胜,不曾想敌人却在这里安插了暗堡,在几个隐藏火力点的交织之下,指导员和副连长先后牺牲,找不到任何掩体的张万年被一发子弹打中右脚,直接顺着山坡滚落了下来昏死过去。
好在后来大部队紧随其后,这里最终被我军拿下,而张万年在苏醒之后,也成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调令与拒绝
张万年非常清楚,此时的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但依然是非常艰苦的时刻,经济建设要两手抓,并且当前的环境还不稳定。
1979年,中国虽然已经实施了改革开放,但是因为越南屡次在我国边境制造事端,中央军委在不得已之下决定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相比于曾经的战争,如今的越南战场已经高度集约化。
战争开始之后,为了加强作战指挥和领导,张万年被任命为第四十三军副军长,从对越南采取的行动不难看出,张万年依然保留了曾经的作战风格。
只是这一次敌人利用自己对地形比较熟悉的长处,直接指挥越军特工进行偷袭,并且在小有成就之后,竟然散布谣言,说自己活捉了师长张万年.....
当时的张万年因为部队没有及时到达指定地点而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在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之后,张万年下定决心并上报首长,应该要以守为攻指南打西,扰乱敌军的进攻模式,坚持到天亮就是胜利。
这一晚,张万年夜不能寐,指挥战斗,敌军完全被我方的作战模式搞得摸不着头脑,提前完成了第3阶段的战斗任务。
因为在历次战斗之中表现都十分出色,张万年还曾作为军事顾问外出支援,甚至还引起了苏联方面的警戒。
80年代之后,张万年被任命为广州省军区司令员,他那灵活的脑子依然没有停止转动,既然国内外的仗都差不多打完了,就应当开始着手进行部队实战化的训练改革,对此他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四个知道一个跟上。
这也是对自己带兵经验的一种总结,作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应该知道自己的士兵在哪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另外要及时进行思想工作,由于进行了这项改革,上半年不仅为祖国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士兵,还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指挥官。
但到了90年代初,认真工作的张万年却等来了一纸调令,这意味着他将会被调往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
在哪里都是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张万年也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在临行之前却向中央申请,自己在广州的家就先不要搬了。
其实有这种思维并不难理解,毕竟军人的感情是非常铁血正直的,一旦在一个地方待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带领部队还是有其他工作,都会产生非常深厚的感情。
自从张万年1980年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开始,已经在此地工作了,长达10年时间,军队的多项改革甚至是推动军队进步的多项政令都是由张万年提出的。
他的做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直接让广州军区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所以说对这里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许多士兵在张万年的培养之下,都变成了标兵一般的存在,彼此之间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但依然有一条感情纽带在维系。
而张万年本身也是一个十分重感情之人,在广州工作的十年时间里,他时常回忆起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想起曾经牺牲的人,就会赶去烈士陵园祭奠,对曾经的执念,也成为了张万年不太愿意离开广州的原因之一。
从另一方面来讲,张万年的整个军事生涯也与广东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曾在粤东和粤西参战,包括解放战争期间,甚至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万年所指挥的部队全都来自于广州军区。
所以即使非调任不可,张万年也不愿意彻底切断这一层联系,所以他才会向中央提出申请,保留自己在广东的一个住处,也算是留下了最后一丝关联。
按照张万年的想法,现在的他已经计划在两年之后就退休,但中央对他的能力高度认可,两年之后,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所以只能延迟退休计划。
而且张万年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他在济南军区任职期间,同样推动了实战化训练改革,结合济南军区的部队状况,将当年在广州军区的有益经验全部引入,比如为了提高士兵素养而所推行的军械比武,为了强化部队的危机意识,张万年时常安排登陆作战演习,锻炼各个兵种之间的协同能力。
另外他还负责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军事保障工作,这可是关乎国家领土完整的大事件。
张万年为此曾召开了多次会议,他结合香港的特殊情况在会议上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进驻香港的部队,在政治上要过硬,这是对全国人民的表率和负责,最终在张万年的努力之下,一支素质良好质量过硬的驻港部队终于组建,也算是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军队现代化的成果。
从张万年的整体表现上来看,他依然是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的,尽管对广州的这片故土有太多的不舍,但依然选择遵从中央的安排,按时到济南赴任。
俊升配资,炒股开户平台,配资114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